规模增长显著

规模增长显著
自2020年初以来,国际航运市场迎来了近十年来最为显著的回暖态势,新造船价格持续维持高位运行。在这一行业复苏的背景下,中国租赁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在船舶融资租赁业务领域实现了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初,中国租赁公司旗下船队及手持订单的船舶资产总价值已达1,560 亿美元,占全球航运市场资产总值的8%。其中,金融租赁公司的船舶资产价值达1,214 亿美元,占比约78%(中国租赁市场份额的80%)。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开展船舶租赁业务的企业已增至85家,包括31家金融租赁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参与者的持续增加以及航运市场繁荣带来的船东资金实力提升,租赁公司在融资租赁业务领域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开始将业务重心转向船舶经营性租赁领域,以期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这一转型趋势表明,中国船舶租赁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从传统的融资租赁模式向更具专业性的经营性租赁方向拓展,这或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业务类型丰富

业务类型丰富
中国船舶租赁企业通过灵活的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模式,为全球船东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助力国际航运业发展。这其中,又以融资性租赁为主,2024 年达成 340 艘融资性租赁项目,其中 46% 的融资性租赁项目为 10 年以上的老旧船舶。经营性租赁保持稳健,多数为散货船新造船订单。
 
1. 船舶融资性租赁
船舶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独特的融资模式,出租人依据承租人对船舶的特定要求和船厂的选择,出资购买船舶并出租给承租人,由承租人分期支付租金。这种模式不仅为航运企业解决了购置船舶时资金短缺的难题,也为造船企业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整个船舶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目前,船舶融资性租赁市场中,常见的业务模式包括:
• 在建船融资(直租);
• 二手船售后回租(回租);
• 委托贷款,委托租赁以及抵押借款(money lending)等
其中,在建船融资(直租)和二手船售后回租(回租)是最常见的业务模式。
 
2. 船舶经营性租赁
随着融租性租赁业务领域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不满足或局限于仅为航运企业提供融资的单纯角色,而是开始深入航运产业,作为船舶所有人和出租人参与(或部分参与)船舶的营运,从而有机会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并真正体现出“金融+船东”的特征。
市场上租赁公司参与经营性租赁业务的主要形式包括:
• 船舶光船租赁
• 船舶期租
• 包船运输(COA)
• 与船东成立特定合资公司,以合资公司名义经营租赁船舶

风险及隔离策略

风险及隔离策略
在船舶租赁过程中,租赁公司常面临船舶优先权与留置权风险、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等风险。此外,因船舶单体价值较高,加之租赁期间租赁物通常出于物理位移中,较一般动产融资而言,船舶融资中出租人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会更高。
 
金融租赁公司通常通过设立SPV方式进行风险隔离。其运作的一般流程是:
1、租赁公司于承租人确定租赁的船舶卖方及/或租赁船舶;
2、租赁公司设立SPV公司或者使用本次融资租赁事项之前设立的SPV公司;
3、承租人与 SPV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4、SPV公司与船舶卖方签订买卖合同或由租赁公司与船舶卖方签订买卖合同,再将船舶转让给SPV公司;
5、承租人依照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向SPV公司支付租金。
SPV模式通过将船舶融资租赁的可能风险限定在SPV公司,凸显出风险隔离的显著优势。

RICHFUL瑞丰:船舶租赁企业逐梦全球的“护航者”

RICHFUL瑞丰:船舶租赁企业逐梦全球的“护航者”
作为中企全球化发展的一站式专业服务机构,RICHFUL瑞丰通过精准的市场洞察、高效的合规管理以及创新的技术支持,帮助中国船舶租赁企业不仅能够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还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无论是风险评估,还是合规咨询、资产管理,RICHFUL瑞丰服务团队都能为中国船舶租赁企业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其在国际市场中稳健前行。
 
服务覆盖:
✓ 快速完成海外SPV特殊目的公司注册及银行账户开立;
✓ 协助客户SPV公司年度维护及法定申报,减少客户日常运营烦恼;
✓ 提供海外审计及账务处理服务;
✓ 为客户提供SPV公司注册地最新的政策法规,降低客户运营风险;
✓ 依据客户经营模式及业务发展方向,定期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适合注册地的建议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船舶租赁行业国际化发展的专业支持与深度洞察!

编辑推荐:
注册商标的流程真的是你认为的那么简单吗?实际上没那么容易!
ESG大趋势下的思考,香港公司该如何积极应对?
一文看懂:开曼、BVI经济实质法案(收藏)

推荐

我们的优势

50 办事处

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办事处。

9,000+ 职员

包括资深的专业领导层和拥有各相关专业资格的人员。

20万+ 客户

包括财富杂志全球500强至初创公司等不同规模的企业。

4950亿美元

资产行政管理规模达4950亿美元。

1,400+ 港股上市

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务。

>50% 全球500强企业

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50%的企业提供服务。

专业人员

Kim Jenkins
集团行政总裁
张海亮
卓佳大中华区行政总裁
蒋梦南
瑞丰德永负责人
王国勇
行政总裁
新加坡
Dyland Mah
行政总裁
泰国 / 越南
叶国亮
行政总裁及董事总经理
马来西亚/纳闽
Scott Sato
行政总裁
日本
伊恩 · 康明斯
行政总裁 – 离岸
开曼群岛/巴巴多斯/BVI/美国业务
John Rowe
董事总经理
英国
Nick Messum
董事总经理及离岸地区财务总裁
BVI

典型客户案例

tricor卓佳 | 瑞丰德永服务客户

公司:红牛
行业:饮食业
公司:奥迪

行业:汽车、引擎和动力设备、自动驾驶

公司:复星
行业:工业和建造业
公司:KEEN, Inc.
行业:服装与时装
公司:本田

行业:汽车、飞机、引擎和动力设备

公司:三菱重工

行业:工业设备, 工业和建造业, 可再生能源与环境, 机械, 运输

公司:天津轨道交通集团
行业:运输
公司:万华化学集团
行业:化工新材料
公司:诺贝尔集团
行业:建筑材料
公司:恒生电子

行业:金融软件、网络服务供应商

公司:海康威视

行业:安防产品、视频处理技术、视频分析技术

公司:中国城建
行业:建筑工程

客户反馈